我国5.7亿人建立信用档案

2007年8月29日(星期三)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介绍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如果没有良好的信用环境,不仅银行业务不能有效进行,整个社会生活都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近几年来,人民银行在信贷征信体系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最重要的标志就是集中统一覆盖全国 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成并宣布投产运行。这个数据库我们在2004年底试点运行,在2006年1月正式宣布在全国进行运行。目前,这个数据库已经为1200多万户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为5.7亿自然人建立了 档案。也就是说,国内绝大多数有收入的人,我们都给他建立了信用档案。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成,对改善整个社会信用环境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最近世界银行集团全球商业环境报告进行了一种衡量,它说由于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成,中国信用 指数由2003年的3%上升到4%,亚洲经济组织平均是1.9%。

据国外机构分析,这个指数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促进GDP增长0.9%,促进生产率提高0.7%。征信体系的建设至少体现出三个成果。一个是扩大了信贷。在2006年1月,人民银行宣布征信体系在全国运行的时候,各家商业银行相继恢复信用贷款。也就是说在2006年以前,商业银行对个人只做抵押贷款,很少做信用贷款。在2006年1月以后,相继恢复信用贷款。对扩大信贷起了很积极的作用。

二是降低了商业银行信贷 风险。通过这样的征信系统商业银行很容易发现企业或个人在其他地方的贷款情况,有利地帮助商业银行控制风险。

三是提高了社会大众的信用意识。这个系统宣布运行以后,曾经拖欠银行贷款长期不还的人,很主动地到银行还了自己的欠款。这对增强社会信用意识发挥了很大作用。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除了金融领域之外,这个信息系统建设为其他行业的信用建设以及执法管理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两年人民银行和国家环保总局、国家质检总局、最高法院等部门合作,把环保方面、产品质量方面的违规信息,以及查处信息,还有欠缴农民工工资的信息,纳入了人民银行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 数据库。纳入这个数据库之后,对有环保违规信息的或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银行发现以后就不给这些企业贷款,大大帮助了这些部门加大执法力度,提高相关企业及个人的诚信意识。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继续加大对金融信息的收集力度、服务力度,同时会加大和其他部门的合作力度。通过这个 系统采集其他领域中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为全社会信用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