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诚信教育面面观

诚信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美德,世界各国特别是美、日、德等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对下一代进行诚信教育,但各国的特色又各有不同。正因为诚信教育在各国已经深入人心,所以无论个人还是单位,弄虚作假被曝光,即为社会所不齿,个人身败名裂,单位信誉扫地。
新加坡:用教育缔造和谐
教育和国防一样重要。新加坡2005年预算中,教育开支占政府总开支的21%,仅次于国防,而包括总理府和外交部在内的其他部门没有一个超过8%。这恰恰反映了新加坡人常说的一句话:“教育和国防一样重要。”新加坡将人才作为国家的第一资源,将国内生产总值的约4%投入教育。正是这样的投入,提高了公民的素质,也培养了公民深厚的爱国精神。
在新加坡,诚信是和谐之本,融合则是和谐之道。在新加坡谈教育,听到最多的是“东西合壁”。新加坡强调双语教学。新加坡人所说的“东”,不仅包括中国文化,还包括印度和马来文化。新加坡重视培养各族群、各阶层的人对国家形成强烈的归属感,也重视自己“中间”的位置,愿意在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和欧洲国家中间起到沟通的作用。“东西合壁”体现在新加坡的各种教育中。比如,新加坡华侨中学除了汉语课外,其他所有的课程都用英语教学。在这种全方位、全天候的英语环境中,“东西合壁”的集中表现就是整个学校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念,以“自强不息”为校训,教育学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东西合壁”更是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用东方传统的道德伦理来培养学生。在专门的品德辅导课上,“饮水思源”、“自律自勉”、“同舟共济”等十项价值观成为学习重点,以此培养出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昂扬向上的作风。
“精英”就是行行出状元。教育充分体现平等,是新加坡的和谐之源。新加坡教育实行分流制度,即通过考核,将一部分学生从普通教育转入职业教育。学生在小学和中学阶段都面临分流。只有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为数不多的大学可以授予本科及以上学位,因此只有少数学生能够一路升入大学。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将新加坡的教育体制称为“精英教育”。新加坡人认为,“精英教育”的含义是因材施教,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学生开发潜能、找到平衡点。因此,很多人对职业教育感到非常满意。人们将教育理解为让每个人发挥自身才能,而不是制造学历歧视。他们所理解的平等并非结果的平等,而是机会上的平等。政府还计划在未来12至18个月帮助1万名工人,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使他们有机会赚取更高的薪金。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新加坡国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诚信、融合、平等、和谐的理念。
美国:诚信教育从娃娃开始
美国从幼儿园和小学起就重视对孩子的诚信教育。美国波士顿大学教育学院设计的基础教材中突出了诚信方面的内容,其中一篇课文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国王要选择继承人,于是发给国中每个孩子一粒花种,约好谁能种出最美丽的花就将谁选为未来的国王。当评选时间到来时,绝大多数孩子都端着美丽的鲜花前来参选,只有一个孩子端着空无一物的花盆前来。最后,这个孩子却被选中了。因为孩子们得到的花种都已经被蒸过,根本不会发芽。这次测试,不是为了发现最好的花匠,而是选出最诚实的孩子。教材建议老师在班上组织讨论,向学生介绍最大程度的诚实是最好的处世之道这句谚语,并且要求学生制作诚信的标语在教室里张贴。
几年前,美国一所学校的多名学生在完成生物作业时抄录了某网站提供的一些材料,任课教师就毫不客气地判这些学生的生物课得分为零。这位教师说,第一天上课她就和学生订下协议。协议说,教师布置的所有作业都必须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欺骗或剽窃将导致学习失败。支持她的教师们说,教育学生成为一名诚实的公民远比通过一门生物课重要得多。
德国:诚信教育,父母以身作则
德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孩子在四五岁时是培养其价值观和辨别是非能力的最主要的时期,97%的孩子的品性是在这个时期养成的。因此,在德国的青少年教育体系里,家庭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父母则是孩子的道德教育的启蒙者。德国在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家长有义务担当起教育孩子的职责。德国家长也都非常注重为孩子营造一个真诚的氛围。家长们普遍遵守这样一个原则: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家长必须做出榜样。在德国一个小城的路口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为了孩子请不要闯红灯。据当地居民讲,自从立了这块牌子后,闯红灯的行人和车辆明显减少。因为家长带头为孩子做出遵守交通规则的好样子,孩子自然也会这样做,不去闯红灯。
在德国,你如果随地乱扔垃圾或者在没有停车标志的地方停车,马上就会有人过来阻止你,并给你讲明一套遵守社会公德、为下一代做好榜样的道理。这种诚信氛围不仅培养了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也规范了成人自觉遵守社会秩序,诚信待人。在描述德国人的性格特点时,严谨、诚实、守信是经常被提到的字眼,这与德国从小就抓诚信教育和家长以身示教是有很大关系的。
日本:教育孩子不许撒谎诚信成为企业的信条
日本的诚信教育几乎贯穿人的一生,在家庭中父母经常教育孩子“不许撒谎”,到学校里耳濡目染的是“诚实”二字,到公司里“诚信”几乎是普遍的经营理念。
很多学校的校训都有“诚实”二字,如东京文京女子中学的校训是“诚实、勤勉、仁爱”;泰星中学的校训是“诚实、品位和刚毅”,诚实就是对所有人都要以诚相待,有品位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诚实,因为诚实,所以要一诺千金,以坚强的意志实现诺言;横滨翠陵中学教育方针是“自立、诚实、实行”,以培养自主性强、诚实、能够身体力行的人为己任。像这样的校训在日本不胜枚举。
在日本,诚信教育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贯穿学生学校生活的始终。日本学校有一种伦理课,诚实、善良、向上、奉献、谦让、名誉、正义是其主要内容。日本中小学生每人都有一本道德手册,名为“心的笔记”,用通俗的语言,记载着各种道德规范,诚实是重要内容之一。2001年7月日本正式实施了学校改革教育法,规定学生必须参加服务社会的志愿活动。
企业:诚则兴,不诚则衰。日本公司有企业伦理教育。1996年,日本经团联针对企业不诚实不正直的行为制定了企业行动宪章,后来又创立了经营伦理实践研究中心。很多企业的经营理念都是“诚实”,如日本佐伯建设公司在回顾80年的创业史时出版了一本书,名为《一路诚实》,“诚实”是该公司创始人的口头禅,“一路”是为了说明历任社长都继承了这一美德,在公司已经蔚然成风。
企业广告宣传向来存在很多水分,往往大量使用夸张和溢美之辞吹嘘产品。而松下公司则反其道而行之,曾任松下广告部门负责人的松田芳夫认为,广告人才的资质是诚实、开朗、向上、忍耐力、责任感、感性、表达能力、倾听能力等,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诚实。
2002年6月,日本首次因医疗事故逮捕医生,实际上也是对医生篡改病历、弄虚作假的惩罚。2001年3月日本群马县高崎市小学六年级学生平柳明香因患心脏“房间隔缺损”,到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医院做手术。这种手术需要用人工心肺装置让血液在体外循环,正常情况下吸血泵转动每分钟为40多次,由于操作失误,吸血泵转动过快,每分钟超过100次,患者因大脑缺血死亡。
日本规定,凡出现重大医疗事故,必须报告上级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出面向患者家属道歉,向患者家属赔偿;病人家属得到一个说法,获经济赔偿以后不再对簿公堂,风波自然平息。而平柳明香的主治医师濑尾和宏在病人死亡后仍对家属说“手术顺利”,死亡原因不是因大脑缺血,而是“房间隔缺损”,并命令护士长篡改病历,不仅违反有关规定,而且弄虚作假,性质恶劣,经媒体曝光后警视厅将其逮捕。
瑞士诚实守信
在瑞士,公德教育深入人心。几乎所有人都表示并不指望子女将来成就什么大业,只希望他们能遵纪守法,善良正直。
瑞士人的公德意识通常不靠严格的法律制度来体现,大多数人都能从小通过家庭和学校教育,做到自律自觉。许多外国游客初到瑞士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瑞士的安静和整洁使他们赞叹不已。虽然各国都有清洁工每天在清扫城市,但如果市民缺乏良好的社会公德,再多的“城市美容师”也是枉然。
为保持环境整洁,瑞士居民在处理垃圾方面非常自觉。居民每年都会收到一本日内瓦环卫所印制的年历,上面详细介绍了各类垃圾的处理方法。瑞士居民楼下都设有分类垃圾箱,居民通常都能严格按照日历表上规定的收取垃圾时间里放弃。电器和家具等废弃物,则选择在环卫工人到来的当天早上放在规定地方,尽量避免影响周边环境
瑞士人之所以能保持较高的社会公德水准,根本原因是他们诚实守信的传统民族精神。瑞士人很早就将诚信入法,1907年瑞士国会通过的《瑞士民法典》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的民法典之一。这部法典的第二条规定“任何人行使任何权利,或履行义务,均应以诚实信用为之”,使诚信原则成为民法的基本原则。许多瑞士服务行业都实行事后付账的方式,将账单寄到家中,在规定的日期内支付,其基础靠的就是信用
在瑞士国家公务员中,有一个官职叫“价格先生”,专门负责监督餐饮、医药、旅游等行业的定价,防止不法商人哄抬物价。但自设立这一官职以来,很少发生“价格先生”处罚不法商贩的事件。在瑞士,商家倘若一味追求利润,不搞诚信经营就没有立足之地,早晚会被市场淘汰。

《新安全》(2005年第十期)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