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中小企业成长的融资机制
中小企业融资备受学界、业界的关注,金融危机后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理论界关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原因及方式有诸多分析,实务界也做了多方努力。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依然突出的现实表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需要遵循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探索中小企业成长的融资机制。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供给满足不了融资需求的根源在于融资机制不健全。完善银行信贷融资机制、健全资本市场融资机制、强化信用担保机制、发展保险保障机制等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必然选择。
一、完善中小企业的银行信贷间接融资机制
1、实行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专项经营。首先,改变现有的无论大、中、小型企业一律采用同一套评级系统与评级标准的做法,针对中小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商业银行应制定出有别于大中型企业的风险评级制度。设计一组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规定这些指标应达到的最低基本要求,作为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门槛”。按照指标对进入“门槛”的中小企业进行评价与分级,再根据不同级别确定贷款利率,这样使信贷利率与企业风险程度相匹配,确保银行以足够利差来弥补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其次,商业银行也要根据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特点改进信贷业务流程,减少贷款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为中小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第三,创新满足中小型企业融资需求的信贷品种,应扩大和创新担保方式,除常规的抵押、第三方担保、质押担保方式外,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以推行商标权质押、特许经营权质押、稳定收益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租赁经营权质押等融资担保方式。
2、发展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发展比较成功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创立城市社区银行,利用社区银行充分熟悉当地企业发展前景的这一有利条件,挖掘投资机会,社区银行在此具有地缘上的优势。客观的结果是在两个方面取得进步,一方面,为那些迫切需要融资的中小企业开辟了一条融资渠道;另一方面,在我国建立了一种全新的银行运作新模式,可以更加广泛的吸纳社区居民的储蓄并使之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持久推动力。
二、健全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机制
中小企业成长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只有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机制以及各层次资本市场的衔接机制,才能为中小企业的持续融资提供便利。中小企业发展的初期可以通过民间资本市场或天使投资获得融资,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到三板市场融资,随着中小企业继续发展壮大和上市条件的成熟,再转到二板市场甚至主板市场融资。主板、二板和三板市场的上市条件依次递减,使资本市场形成一定的层次性,适应不同企业的资本需求,使企业有可能递进上市或递退下市,形成一个完整的资本市场结构体系和健全的直接融资机制。从我国现状来看,资本市场的发展很不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过分依赖间接融资的根源在于直接融资机制不健全。尽管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主板市场、二板市场、三板市场三个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但是由于主板市场定位于为国有大中型企业融资服务,二板市场定位于为高科技类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三板市场还不完善,而民间直接融资又受到法律的限制,因而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道路困难重重。鉴于此,健全我国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融资机制需要以下市场的完善。
1、民间资本市场。在我国,企业的规模越小,民间资本市场融资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重要。因为这类企业多处于萌芽或初创期,取得其他形式的融资非常困难,特别是对于非高科技类的传统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风险投资的支持,往往只能通过民间资本市场解决融资问题。据调查测算,截至2008年6月底,全国非正规信贷规模已经突破10万亿元。说明我国民间有大量的可用资本存在。由于民间资本处于基层,点面结合,交易成本较低,能提高双方的运营效率。我国福建、浙江与广东等私营经济发达的省份,民间资本在扶持初创期的中小企业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不过对于民间资本市场的发展,应注意以下方面:(1)规范民间资本市场的融资行为,赋予民间资本市场融资的法律地位,通过健全融资的法律来规范民间资本市场,推动其发展。(2)加强对民间资金的正面引导,允许民间资本通过成立小额信贷公司等民间金融组织,鼓励他们充分发挥天使投资的作用。(3)加强对民间资本市场融资活动的监管和监测,确保民间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
2、风险投资与二板市场。风险资本市场主要为处于创业初期、中期的中小企业提供私人权益性资本。它通过资本经营服务对所投资企业精心培育和辅导,在企业发展到相对成熟期后即退出投资以实现资本增值。二板市场又称创业板市场,其门槛相对主板较低,是专为暂时无法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成长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风险投资和二板市场是一对“孪生兄弟”,二板市场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渠道,通过二板市场,风险投资企业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风险投资家可以得到增值数倍的资本回报,同时中小创新企业可通过二板市场获得持续发展的资金支持。风险投资和二板市场在我国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要充分发挥他们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一方面需要政府将风险投资与二板市场的发展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方面,作出一定的发展规划,从政策和资金上加以扶持,对风险投资提供财政性政策补助, 赋予风险企业税收优惠等,建立一个鼓励风险投资发展的机制。另一方面,考虑到我国传统类型的中小企业偏多的基本国情,应适当扩大二板市场的功能定位,二板市场应定位于为各行业中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3、三板市场。三板市场的功能应是为不能上市的企业提供融资。目前,我国的三板市场还不健全,主要包括各地成立的产权交易市场,和退市股票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产权交易市场交易对象主要是未经证券化的资产,包括股权、各种非股份制企业产权以及技术专利等交易。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于2001年7月16日正式开办,主要为退市后的上市公司股份提供继续流通的场所,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原STAQ、NET系统历史遗留的数家公司法人股的流通问题。为了使我国的三板市场真正定位于为达不到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可以考虑将产权交易市场改造为为非股份制企业提供产权转让服务与融资服务的市场,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改造为专为股份制中小企业提供产权转让服务与融资服务的市场。
三、强化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机制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上处于初创阶段。突出表现为担保机构规模小、资金来源单一限制了其担保能力,而缺乏担保的风险分散转移机制,使担保风险构成了担保机构发展的重大隐患。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的作用,制度完善固然必要,机制的强化更显重要。因此,建立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散与补偿机制尤为迫切。
1、建立担保机构与银行共同分担风险的机制。对担保业务中的风险双方作一定比例分担,实现双方的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
2、建立再担保机制。再担保机制的建立可以使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通过向再担保机构转移或向保险公司投保来分散。
3、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政府可以考虑从财政预算资金、科技发展基金中划拨一定金额作为担保公司的风险补偿,或者以税收优惠鼓励其他社会资金对担保公司进行补偿,形成有效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
四、发展中小企业融资的保险保障机制
信用等级低、缺乏信用担保机构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难以控制。解决这一难题可以借助于商业保险,充分发挥保险具有的转移与分散风险的功能与机制作用。
1、为中小企业提升信用。保险公司通过商业保险服务,在为中小企业提供保险保障及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与企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了解和熟悉了企业的各种信息,也使得双方产生了互信。在此基础上保险公司可以直接为已投保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或者开办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大大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状况,既降低了风险,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相对公平的融资条件。
2、为保险公司开辟投资渠道。大量的保险资金属于长期性的资金,同时保险资金具有负债性,将来要兑现对被保险人的承诺。因此,为了保值增值和履行承诺的需要,保险资金有着强烈的投资需求。保险公司可以直接设立中小企业风险创业投资基金,选择技术实力强、科技含量高、产品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进行投资。实现保险资金保值增值、中小企业获取融资以及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三赢”局面。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建立担保基金,积极承担或介入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机制的建立或者中小企业资信评级制度体系的建立,在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在中小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融资特点与制度需求。遵循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建立中小企业成长的融资机制,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必由之路。中小企业成长的全过程置于资本市场的各个层次之中,需要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融资机制以及各层次资本市场的衔接机制,为中小企业提供持续的直接融资便利。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实行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专项经营,以完善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机制。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风险分散与补偿机制,借助商业保险的风险分散功能与作用,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状况。有效的中小企业成长的融资机制不应表现为某一种机制作用,而是多种机制的组合配套作用。■
*本文系武汉市社科基金项目“武汉中小企业成长的融资机制分析与金融服务创新”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whsk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