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戒失信利于优化经济生态

最近,中央文明办等八个部门和企业会签了《“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拉开了第一轮联合惩戒失信被执行人的序幕。此举反映了惩戒失信已成社会共识,能唤醒全社会诚信建设的巨大力量,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同时,也说明当前社会失信现象比较突出,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健康运行,惩戒失信已成当务之急。

  金融是现代经济血液,经济发展须臾都离不开金融的“浇灌”。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由于诚信制度缺位、社会信息系统滞后,不少企业借改制之名大肆逃废银行债务,使银行不良信贷资产膨胀,银行与企业关系降到了“冰点”。不少银行到了“谈贷色变”的地步,不敢给企业放贷,使我国经济发展长期低位徘徊。本世纪初,国有银行通过不良资产剥离、政府注资等途径顺利上市,提高了信贷服务功能,加之近年对诚信建设的重视,企业与银行关系又进入了“蜜月期”,使我国经济近十年来获得了高速发展。但是,近两年由于国内外经济疲软,大量中小企业进入了经营“严冬”,这一方面与银行信贷投放重门第、重大轻小,从而造成信贷资金过多倾斜国有大型企业、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和产能过剩行业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中小企业管理普遍不规范、缺乏担保抵押物以及信用观念淡薄出现恶意逃债、实业空心化倾向抬头有很大关系。银行与中小微企业关系处于微妙期,惧贷惜贷,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良性发展。因此,重塑良性互动银企关系,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下大力气营造惩戒失信和构建社会诚信工程显得尤为迫切。

  现代经济社会,企业焕发活力除了技术、市场和管理之外,“诚信”成为事关企业生死的“命脉”。从某种意义上说,诚信既是企业灵魂,又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作为一个企业,坚守社会责任,把信誉当成生命,把客户当成上帝,以消费者满意为最大追求目标,就能严把质量关,生产出过硬产品或提供高质量服务,占领市场和赢得消费者。而当前,由于监管和法制缺位或不到位,我国不少生产和服务企业存在严重的“操守问题”,生产假冒伪劣商品,尤其是食品、药品领域的假冒伪劣泛滥,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成了最令民众头痛的事情。为此,《备忘录》相关失信惩戒条款,利于对不良企业形成高压打击态势,督促企业坚守生产经营操守,为社会提供质量有保证、民众能放心消费的产品,不失为一招硬棋。

  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而社会经济步入良性循环的重要内在因素,是各经济活动参与方遵守共同信用规则,并能在诚信环境里互利共赢。当前,由于许多经济领域运行规则不健全,加之监督部门执法力量、力度不到位等原因,各种商业活动中坑、蒙、拐、骗等欺诈行为大量存在。还有一些心存不良的骗子通过网络、电信等途径专门从事诈骗活动,严重污染了社会信用环境,让民众变得人人自危,严重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