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时代的“失信世界”
今年1月底美国智库发布的两份研究报告引起国际舆论关注。由爱德曼集团发布的《全球信任度调查报告》显示,美国民众对政府、企业、媒体和非政府组织等公共机构的信任度出现大幅下跌,平均达37个百分点。该机构的负责人指出,“美国正承受前所未见的信任危机”,这是此项调查进行18年以来,首次出现民众对公共机构的信任度骤跌并非由于经济危机或重大灾难所导致的状况。
尽管这两份报告指涉主题不同,但在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上相互印证和呼应。兰德公司的报告指出,尽管在新闻史上的前几次“浪潮”中也出现过公众对权威信源和公共机构信任度下降的趋势,但从未如当下这般严重,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不信任情绪,人们似乎找不到一个可以信赖的对象。简言之,数字媒体时代成了“失信世界”的代名词。这个结论在爱德曼报告中也得到了佐证。如果说历史上的“信任危机”皆由外力所引发,而当下的“普遍失信”则是难以治愈的“内生性顽疾”。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认为,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真相侵蚀”还是“信任危机”,都与“假新闻”的兴盛直接相关。虽然假新闻古已有之,一直是新闻传媒业的“顽疾”,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轮由政治生态极化和社交媒体兴盛而助推的假新闻浪潮,呈现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动向。
首先是其形态发生了变化,“假新闻”不仅仅指代那些凭空捏造的“虚假信息”,更多是指出于政治目的和商业利益而“制造”出来的“误导性信息”。例如,在“参与调查希拉里‘邮件门’事件的FBI探员自杀”这则著名的假新闻中,“邮件门”和探员自杀都是真实存在的,但二者之间其实并无直接联系。这则假新闻的炮制者将其巧妙勾连起来,引发一系列阴谋论式的猜测。
其次,假新闻在社交平台主导的传播生态中发生了“变异”,成为受众表达抗议情绪的一种方式。在“后真相”社会中,情绪超越事实成为主导舆论的主要动力。受众用分享假新闻的方式来指代某种认知偏见和情感倾向,极易在具有强烈“代入感”的社交平台上“病毒式传播”,从而使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发生“内爆”,对大选、公投等民主政治实践产生颠覆性破坏。更有甚者,社交媒体作为一个具有高度互动性的信息传播平台,受众可以通过转发、点赞等形式介入新闻全链条产制的各个环节,这就使得假新闻的流动愈发难以控制。
其次,假新闻在社交平台主导的传播生态中发生了“变异”,成为受众表达抗议情绪的一种方式,极易在具有强烈“代入感”的社交平台上“病毒式传播”。更有甚者,社交媒体作为一个具有高度互动性的信息传播平台,受众可以通过转发、点赞等形式介入新闻全链条产制的各个环节,这就使得假新闻的流动愈发难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