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科研诚信问题的系统研究
在知识经济崛起的今天,科技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当前,各国都在加大研发投资力度,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随着世界范围内科研规模的逐步扩大, 科技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 同时科研过程中的不和谐音符——科研不端与失范现象也逐年攀升,引起了我国及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科研不端行为威胁科学诚信,败坏学风建设,导致大量资源浪费和配置低效。若任其泛滥,将消解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侵蚀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如何遏制科研不端、培育诚信文化,亟待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爬梳科研诚信研究的
发展脉络
对科研不端及科学越轨行为的研究可上溯到19世纪。人们对这些相关术语的界定尚未达成共识,学界通常将严重违背科学诚信原则的行为视为科研不端或科学越轨。20世纪末,随着循证决策的进一步推广,国外逐渐兴起了对遏制科研不端和培育科研诚信的实证研究。近年来,管理学科与经济学科的学者对该议题的研究,使得科学计量和统计建模相结合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内容涵盖科研不端的趋势变化、特征、动因及学术影响力后果。
相较而言,培育科研诚信、遏制科研不端作为一个研究专题进入我国较晚,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比较落后。国内学界已有分析主要关注科研不端现象及影响、科研不端行为成因及对策,或对国外科研不端研究和防范机制进行综述。例如,早期研究从零散的重大科研不端案例出发,对科研不端现象和危害进行描述。在科研不端产生的内因和外因方面,一些学者认为道德失范和不当科研评价体系是产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机制根源,导致了部分科研学者故意或被迫或潜意识地实施学术不端来获取个人利益最大化。在科研不端的防治层面,一些学者提出建立学术失范的备案与追惩制度,呼吁加强政府介入、实施科研不端行为“连带责任制”,号召编辑真正履行好学术“守门人”的职责,使得造假者在学术发表上无立锥之地。还有学者借鉴西方做法,提议设立科学求实办公室、加大法律规制,以防止和减少科研不端行为的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该议题的研究目前仍是规范性分析居多,实证研究较少。但近年来一些中青年学者开始使用期刊撤稿、撤项、问卷等实证数据,分析科学态度、不端行为及环境之间的关联,一些跨学科的新型研究方法开始运用到该研究议题。例如,基于中国科协的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问卷,分析科技工作者对科研不端的态度与感知;聚焦某城市或部分高校科研工作者,进行小样本半结构化问卷访谈;通过仿真模拟来探析个体特征对科研人员行为选择的影响。
科研诚信研究
议题前瞻
作为科技创新政策和管理实践领域的长青议题,当前国内外对遏制科研不端、培育科研诚信的研究方兴未艾。未来,学界在该领域须突破 “研究视角偏向单一,研究对象范围较窄”的局限性,特别是在以下四个方面亟待进一步推进。
首先,该领域研究对象目前主要囿于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医学领域,而对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还很匮乏。只有在研究中区别对待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差异,兼顾不同学科历史发展进程中学术规范上的差异,方能在管理实践中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可操作建议。加强我国软实力建设、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世界学术舞台的领导地位,必须同时加强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科研不端遏制和科研诚信培育的系统研究。
其次,从研究方法上来说,需进一步改进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在样本选择的代表性、研究问题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分析与诠释的严谨性。目前,有关科研诚信的研究被调查人群多为普通科技工作者,其微观层面的因果推断建立在强假设基础上,而非基于现实中失范或越轨人员的强针对性的实证数据。对未来科研工作者即在读研究生特别是大学生的诚信研究关注不够。通过实验方法来分析不同科研诚信培育机制效果的研究仍然匮乏,亟待进一步加强。
再次,科研诚信培育的循证决策需汲取科学共同体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建议。科研不端行为在知识生产及传播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科研诚信培育需要贯穿全进程。管理实践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利益相关群体(知识创造者、传播者、评估者以及资助者)在不同层面的反映和诉求以及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才能为科研诚信培育理论建构和实践运作提供更全面的视角和切实可行的建议。
最后,对于科研不端和科学失范这一顽疾治“标”更需治“本”。必须看到,中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今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就完善科研诚信管理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接下来就是在实践中如何有效落实。值得强调的是:遏制不端是手段,起点和落脚处应是推进科研诚信、负责任科研创新文化和科学精神的培育。期待我国科研诚信研究的推进有助于新时代构建科研诚信的长效机制,培育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环境。
(作者 唐莉 单位: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